大腸癌記者楊晴雯/台北報導

大腸癌的前身是大腸瘜肉,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,腸瘜肉患者常有飲食不定時定量、工時超長、喜愛熬夜、久坐不動等生活型態,建議多吃蔬果、少紅肉;菌相平衡,補好菌;主動篩檢,勤運動等三方式,能夠防腸瘜棲身。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Q:慢性便秘者,更容易發生大腸癌

A:沒錯。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台中市李姓男子生活規律無不良習慣、無家族遺傳,甚至餐餐都由妻子下廚打理、不外食,從沒想過自己會罹癌,上個月連做2次糞便潛血檢查,都呈陽性後,才到光田綜合醫院就醫,經大腸鏡確診為大腸癌,腸外科主任吳喬森施以腹腔鏡手術切除病灶,住院一周後即復原出院。

62歲李先生表示,自己在公營事業上班,家裡就住在辦公室旁,生活朝九晚五非常規律,根本不熬夜;多數同事午餐吃便當,自己都返家用餐,幾乎不外食;家裡也沒有大腸癌遺傳病史,上個月員工健檢做糞便潛血篩檢呈陽性反應,原不以為意,沒想到再次篩檢依 然呈陽性,才趕緊就醫治療。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

【民正新聞記者:蔡永源台南報導】https://youtu.be/JNacTt0o9-Q當患者罹患癌症時,對於未來治療的徬徨仍屢見不顯。台南市立醫院血液腫瘤科李楊成醫師表示,第二、三期的癌症病友,開刀後面臨是否化療以及何種化療方式的抉擇,時常因為資訊不對稱,容易心生恐懼。李楊成醫師透過醫病共享決策(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),由醫師與癌症個管師協助癌友了解病症,學習戰勝未知,再一起決定治療方針,而非被動接受治療指引。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嘉義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和團隊研究發現,運用換水大腸鏡較傳統充氣法大腸鏡,腺瘤發現率增加12%,有助減少大腸癌發生,這項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美國內視鏡醫學會官方期刊「腸胃內視鏡」。義大利、中國等也有類似研究,最近相繼發表在重要期刊,都獲得相同的結果。

大腸鏡檢查是預防大腸癌及大腸息肉(90%轉成大腸癌)最重要方法,但不少人害怕大腸鏡檢查疼痛,或擔心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而不檢查,可能延誤早期發現大腸癌的時機。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

商品圖片商品圖片商品圖片
(健康醫療網/記者郭庚儒報導)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  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

清腸日 每周一天專吃蔬果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
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大腸癌<薑黃素(turmeric, curcumin)>

簡介

euta63so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