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腸癌Q:慢性便秘者,更容易發生大腸癌

A:沒錯。

食物中若含有致癌物質,吃下肚、形成糞便,且長時間蓄積在腸道中,有可能提升大腸癌的罹患風險,雖尚無定論,但有統計研究發現,與沒有便秘的人相較,慢性便秘的民眾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高出1.78倍,顯示兩者之間可能有關。

美國腸胃科醫學會2012年發表一篇有關研究,該研究回顧超過11萬人在1999年至2011年的身體與疾病狀況,其中2萬8000人有慢性便秘,另8萬6000人則沒有便秘,分析結果發現,慢性便秘的民眾罹患大腸癌的風險高出1.78倍。

大腸癌

家中若有親人曾罹患大腸癌或有大腸息肉,宜進行新式免疫法糞便潛血篩檢,非侵入性、快速、無痛且安全,衛福部國健署補助50歲至74歲民眾每兩年進行一次篩檢,檢查結果若為陽性,後續需要接受大腸鏡確診。若發現排便習慣改變,如糞便大小有變化、粗細與以往有異、出血、沾有黏液等,都建議就醫接受評估。

諮詢專家/開業肝膽胃腸科醫師林宗男


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: 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7266/2998887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